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情感传达
1 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,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。每当人们进入一个景观环境,他的感官就会接受来自景观的信息,通过对它们的体验,首先会有一些浅层的感官上的体验,综合人们的各种视知觉感受,人们又会对所处的景观环境形成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反应。这些情感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感悟,加入了人们自己的理解,从而产生了种种联想和想象。好的景观设计,往往能够引导人们达到与景观环境客体的一种情感上的契合。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,它们不但有独立的审美价值,而且也会唤起人们的种种情感反应。早在唐代,白居易便在《庭槐》一诗中写道:“ 蒙蒙碧烟叶,袅袅黄花枝,人生有情感,遇物牵所思”植物经过设计者的巧妙安排,便会被赋予一种内涵,不但给人以美感,而且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,引起人们的某些共鸣。
2 植物的物质形式 2. 1 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可以看作为各种点、线、面。通过点、线、面的相互作用,就产生了丰富的形态语言。点的大小、疏密、形状颜色的区别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。例如,排列整齐、间距相等的盆栽会给人秩序井然的感觉,使人产生庄严、大气的感受(见图1) ;而形态颜色各异的树木散布在一片湖泊周围,带给人自然、亲切的情绪。 点的移动又构成了线,不同种类的线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。例如,水平的向远处伸展的树篱有着明确的方向性,给人以统一、庄重、平静的感觉;高耸的向上伸展的行道树则给人坚固、挺拔向上的感觉;而拱形的树篱则因为是曲线的原因,表现出了一种活泼、轻松而又不失优雅、流畅的感觉(见图2) 。植物构成的面同样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。例如,方形草坪给人一种坚强、质朴的感觉;而边缘圆润的草坪则给人柔和、亲切、随和的感受。 2. 2 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色彩丰富多种,冷色的植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,例如蓝色、白色;相反,暖色的植物给人以喧嚣的感觉,例如红色、黄色;深色调的植物显得安祥,同时也可能给人带来阴森沉闷的压抑感;而浅色调的植物给人带来明亮轻快的感觉。不同色彩的搭配,也能渲染出不同的气氛。例如,黄色和红色的搭配,就能产生兴奋、热闹的感觉,更有活力。再如,蓝色和紫色这样的类似色相的相配,能产生安静、宁静、清新的感觉。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,比如树叶的绿色与天空的蓝色、湖水的蓝色相映衬,仿若一个清新安逸的天堂。 2. 3 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同样也是植物重要的特性之一,它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,例如轻重、软硬、粗细、冷暖等等。一般来讲,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大类型:粗质型植物———给人强壮、坚固的感觉,并且产生一种拥挤感,能够缩近视觉距离;细质型植物———给人柔和、纤细的感觉,并且带来一种空旷感(见图3) ,能够拉大视觉距离;中质型植物———介于两者之间,可以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。 3 植物传达情感的具体手法 3. 1 拟态 拟态是一种直观的手法,它主要采用“象形”的手段来引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。植物与其拟态的原型有着很直观的联系,没有对原型进行抽象或者提炼,使人一望便知。在某个园艺展览中,在一处卖蜂蜜的小屋门口,利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形成了一个蜜蜂形状的小品(见图4) ,既饶有趣味又点明了主题。这只植物蜜蜂让人联想到真正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采蜜的情景,潜移默化的让人对此处所卖的蜂蜜的品质多了一丝信任感。 3. 2 象征 象征是指用某种符号示意某个对象,符号自身与原事物之间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联想规则。例如在柏林的苏联红军纪念碑,一个主题为“悲伤的母亲”的雕塑后,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植物:一种是垂直向上的姿态,它象征着那些烈士们的崇高,渲染出一种庄严的气氛;另一种是弯曲向下的姿态,它垂下的枝条与母亲雕像的垂头相呼应,深切的渲染出一份深深的哀思。 3. 3 抽象 抽象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,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加工,使得抽象后的事物有着与原事物共同的一些特征,而又有着更深的含义。在德国议会大厦不远处,有这样一个设计,在一个呈“丁”字形的河流交叉口,利用草坪延伸出一个“十”字,而两旁的木质围墙则起到了“堤岸”的象征,让人不禁感叹这里的草坪是河流的一个延伸,在围墙旁边的我们就像还在河边一样。 3. 4 对比 对比的事物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,是很有表现力的一种手法。在植物的对比中,可以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形态、颜色、质感的对比,也可以利用植物与周边其他材质之间的对比。在施普雷河一处河岸旁,垂柳与周围的高大乔木相比,有一种温和细腻的感觉,与它的形态相结合,使人恍若看见山石中的一帘瀑布与河流相接,这里利用植物的质感与环境进行了很好的融合(见图5) 。 在柏林的议会大厦前,石头的粗糙质感与草坪的细腻质感相对比,且采取一种岩石材料减退,植物材料渐进的方式,不仅丰富了景观的空间感和层次感,也让人感觉到:这是政治的严肃与自由民主的一种有机交融。在柏林,人们很注重对树木的保护。一棵老树死去了,人们会将老树砍去,不破坏树根,但是在其中栽种一棵同样品种的小树,这不但是对树木的一种保护,更令人感动的是它给人带来一种类似“病树前头万木春”的希望,不由得让人产生一种振奋和感动。而这棵小树,也像柏林一样,怀着对历史的尊重,从废墟中浴火重生。
3. 5 留白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,对植物适当的“弃用”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。例如在柏林的萨克森豪集中营,入口处就全部采用黑色的碎石铺地,集中营内部有一处囚犯放风的空地也几乎是不毛之地。因为人们认为植物是一种生命的象征,而在这里,失去的就是生命与自由。因此在重修的时候也没有增加新的植物,只保留了原有树木(见图6) 。在这个作品中植物的“留白”,就能让欣赏者通过对植物带来的生机反向联想,而获得一种悲伤、压抑、绝望的情感。 4 结语 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存在着种种美好又真挚的情感,城市环境也并不是钢筋水泥的代名词。如果设计师能够巧妙的运用植物,赋予景观作品以细腻的情感,就会感动身处其中的人。
其他精彩文章:
|